1、工学结合,统一性与多元化结合
——人才培养模式特色
全院实施“统一性”的“岗—课—证”相融通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;各专业实施“多元化”的人才培养模式:工学结合—项目导向,工学结合—工学交替,双循环工学结合—订单式,工学结合—能力导向,工学结合—产品导向,工学结合—任务导向。
2、企业大课堂,校园大职场
——校企合作特色
以引入式生产企业为载体,发挥企业大课堂的作用;以学院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载体,发挥校园大职场的作用;成立江淮(工程)职业教育集团,为人才培养提供校企合作、校际合作的更大舞台。
3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,企业参与课程建设
——课程建设特色
以能力培养为导向,系统设计课程体系;企业参与,共建课程教材。
4、项目驱动,校企“两栖”
——师资队伍建设特色
建立教师素质发展目标和培训组织管理制度;依托引入式、融入式生产企业,通过校企“两栖”途径培养师资;项目驱动,实战演练,构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。
5、海量存储,开放共享
——资源共享特色
建立先进的共享教学资源平台,为实现开放、高效的新型教学和管理模式提供强大动力:教学资源库网络支撑平台;海量存储网络学习平台;教与学更轻松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;管理更便捷数字图书馆;一机读万卷专业教学资源库。
6、以服务求支持,发挥辐射带动作用
—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特色
开展行业与社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;开展职业(岗位)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;开展高职高专教师“双师素质”培训;开展工程建设服务;开展科技服务;发挥辐射带动作用。
7、以质量促就业,系统推进就业工作
——就业工作特色
就业与教学两个工程一起抓;全面实施《学生社会实践手册》;实施毕业生就业去向网上公示制度;建立就业共建机制。
?